清朝时期外国人如何加入中国籍

2021年06月07日17:23:49
APP永久免费入口

 清代早期,如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法国人白晋、葡萄牙人徐日升、意大利人郎世宁等都担任了清政府的官职,穿清朝的官服,行中国的礼仪,甚至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生活。

  汤若望30岁那年就换上了中国服装,取了中文名字,先后被清政府授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等职务,雍正朝追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清政府对汤若望的祭文里有这样的评价:掌钦天监印务事,故汤若望之灵曰: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恤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可见,这与对待本国臣子毫无二致。

  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比利时人南怀仁,官至正二品的工部侍郎,在北京去世后,也如同本国重臣一样,赐给了谥号勤敏。确实,清政府是把关系亲密的客卿看成本国臣民的。

  但清政府对客卿也会提出一些要求。英国人赫德1864年10月18日的日记记载,清政府为表彰他在镇压太平军中的突出表现,决定奖励他一个三品臬台衔,并劝他更换服装、服色、结婚和在中国定居,等等。

  赫德在日记里还说,清政府要为他张罗一个中国老婆,好让他安心在中国效力,希望这个能干的英国青年被中国同化甚至归化,成为中国人。但遗憾的是,赫德娶的不仅是英国妻子,而且终生都是英国公民,高官厚禄甚至女色,并没有使他成为中国人。

  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在平定伊犁的战争中,戈登放弃了英国军籍,加入清军,被视同中国高级军官对待。而在帮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时的戈登,是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的军官,对英国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