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会战,普军与奥军都各损失约三千多人,普军的伤亡主要来自会战初期进攻南翼斯洛维次村的损伤,奥军主要伤亡则来自他们在北翼的损失;就数字上看双方算是扯平手的状态。但是,从战略上来看,奥地利军试图解除皮尔纳之围的努力失败了。而且,丢失大量给养、辎重、火炮,事实上已经使得这支三万余人的大军失去了续战的能力,冯·布劳恩所指挥的军团在撤退后很快就放弃了任务,退入冬营补充先前遭普鲁士军俘虏的粮草。 所以这场会战的战略意义可以这么看:以损失三千将士作为代价的普鲁士军,成功地瓦解了一个奥地利军团的进兵,使其延后到翌年才能回到战场。这意味着奥地利在1756年以内都无法夺还失地,普鲁士军得以从容收割波希米亚与萨克逊的秋收。这争取到的时间与资源对日后普鲁士的战况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很难估计。
这也连带导致皮克洛米尼公爵的奥地利军团相形之下任务更加吃重,他们得拆出一半的兵力来同时防范菲特烈和施维林的攻击,这也令1756年的战场形势对普鲁士从潜藏着危机转为安全的局面。 从整体来看:罗波西兹会战为普鲁士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仅以对手六成的兵力就能使其退兵,实在不能不赞誉为战术的胜利。除了天气对普军一方非常照顾之外,布伦瑞克公爵的迂回作战实为本回胜利的关键性要素,而费迪南德对菲特烈的信心加强,也是很重要的意志因素───倘若冯·布劳恩有足够的意志力,在罗波西兹镇上重整阵势与菲特烈继续僵持下去,更有可能的下场是菲特烈最后会因兵疲力尽而自动撤退。不管怎么说,普鲁士军透过罗波西兹一战达到了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