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十一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0年07月22日07:18:23
APP永久免费入口
发布部门: 盐城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盐政发[2007]12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盐城市“十一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六日
盐城市“十一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

2006-2010年,是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推进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盐城市“十一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江苏省对外经贸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战略措施。
一、“十五”期间盐城开放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将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我市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切入点,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对外贸易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4?35亿美元,是2000年的3?8倍,其中出口8?7亿美元,为2000年的3?16倍。外贸依存度为11?49%,比“九五”期末提高5?7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55%,比“九五”期末提高5?2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我市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一是外贸经营主体迅速扩大。到2005年,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66家,比“九五”末增加199家。二是民营企业出口迅速扩张。2001年,民营企业出口296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1?03%。2005年,民营企业出口4?4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比重上升到51%,企业数也由2001年的10家发展到2005年的185家。三是出口规模企业明显增多。2005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9家,比“九五”末增加27家。其中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14家。四是出口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出口国(地区)由“九五”末的123个增加到2005年的143个。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20个,比“九五”末增加15个。五是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机电及纺织产品出口份额为61?53% ,比“九五”末提高了18?53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份额达到38?6%,比“九五”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形成了以机电及纺织服装产品为主、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体系新格局。
(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05年协议注册外资7?77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19亿美元。“十五”期间,利用外资对我市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一是兴起汽车产业。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设立,为我市发展汽车业奠定了基础。随之而来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新的亮点,汽车产业将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二是壮大纺织行业。“十五”期间,我市纺织业利用外资步伐明显加快,东台纺织机械厂与意大利康茂盛公司投资8315万美元组建马佐里(东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使我市纺织机械制造规模、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悦达纺织、丹尼制衣等一批重大纺织项目相继建成,使纺织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我市利用外资主要特点:一是大项目明显增多。“十五”期间,已建成和在建的总投资超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83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6个。2005年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8个,比“九五”末增长了近10倍。二是外商独资已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2005年新批外商独资项目141个,是2000年的4?7倍,在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中,独资项目占64?58%。三是亚洲投资比重攀升。2005年,全市新批亚洲地区项目189个,协议利用外资达5?62亿美元,占年度全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72?27 %。
(三)外经合作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新签外经合同额3?8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63亿美元,新派出境劳务人数22844人,年末在外人数30109人,分别是“九五”末的4?22倍、5?47倍、5?49倍和3?04倍。“十五”期间,我市外经合作的主要特点:一是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2005年,劳务派出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5个,比“九五”末的16个增长了一倍多。二是有权外经企业对外经营能力明显提高。2005年,有权外经企业达到11家,比“九五”末增加了4家。外经合作营业额达到1?78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49%,比“九五”末提高了17?83个百分点。三是境外投资取得新进展。至2005年底,我市境外投资企业已达24家,其中非贸易企业21家,这些项目涉及农业、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分布于美国、越南、纳米比亚、巴西、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一五”期间盐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未来几年,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市开放型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总体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亚洲、拉美经济将会保持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将保持平稳增长。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增加国际市场需求,将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需求条件。
二是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将在“十一五”期间内结束,我国经济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体系。这会使我国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吸收或引进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也会使之能够更方便地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我国经济增长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源的支撑。同时我国的“入世”承诺基本兑现,履行“入世”承诺,执行世贸组织规则,有利于规范对外经济活动,有利于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规范、有序竞争,有利于为长期发展构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三是国际产业对我国转移的进程将保持发展。从经济全球化背景看,随着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地区跨国界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市场和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国家,对外商投资和贸易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跨国公司重新调整全球生产布局,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国内,长三角特别是苏南外资将加速向苏中、苏北梯度转移,而随着我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我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等比较优势将发挥作用。可以预期,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我市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将会有一个大的拓展和提高。
四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市企业的国外投资能力将增强,“走出去”步伐将加快。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有小幅升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投资能力,促使企业“走出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使用进口原材料比率较高的厂商的生产成本,也会促进中国企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也将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高位运行加大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风险,世界经济循环中的脆弱性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经济体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以及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经济增长放慢,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将是我市在“十一五”期间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是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将不断升温。由于全球生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一些资本密集型(如钢铁、船舶制造)生产的相对过剩,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地市场,大量采用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激增,卫生防疫、市场秩序特别保障措施等其他非关税壁垒也呈上升趋势,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这对我市出口也将产生影响。
三是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人民币的升值,相应的抬高了产品价格,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而且浮动汇率机制的实施使人民币汇率走势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给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还会直接增加外商在华投资建厂、购置设备的成本,提高外商在华的劳动力成本,将影响我市进一步吸引外资。
四是国际形势不稳定因素导致外经合作项目实施困难。由于国际恐怖活动、政治因素、流行疾病、经济利益等原因,我市承接的外经项目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项目实施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困难。
三、“十一五”期间盐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保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较快增长;大力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注重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提升外派劳务的规模和质量,努力拓展境外投资和加工贸易;坚持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着力扩大货物贸易,积极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对外贸易。“十一五”期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5%。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额达到26亿美元, 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品种30个以上,比“十五”期末增加10个以上。出口国别 (地区)增加到170个以上,比“十五”期末增加30个以上。
2?利用外资。“十一五”期间,协议注册外资年均增长30%,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年均增长50%。2010年协议注册外资达到28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达到12亿美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韩资力争超20亿美元,到2010年,韩资企业力争超1000家,全市韩资企业数及累计利用韩资总额位居全省前列,常住盐城韩国人达2万人以上,基本形成江苏韩资密集区。
3?外经合作。“十一五”期间,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和新派人数年均增长25%。2010年,新签合同额达到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新派人数达到7万人。
4?开发区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省级开发区、滨海、响水化工集中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年翻一番,注册外资实际到帐每年翻一番。到2010年,开发区固定资产投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50%、40%和80%以上。盐城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四、“十一五”期间盐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对外贸易
一是进一步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获取进出口经营权。2010年,我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力争达到1500家。
二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促进全市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改投入,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延伸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引导加工贸易向高层次发展。到2010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三是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抓好出口品牌建设和贯标工作,不断强化出口企业的品牌意识,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安全认证和环保认证,通过舆论宣传、政策扶持,营造一个扶植、发展自主出口品牌的良好环境,调动企业创自主出口品牌的积极性,提高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使品牌成为促进外贸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一五”期间,在玻璃工艺品、玩具、纺织服装及机电产品、农副产品等出口商品中,培育省级出口商品品牌10个以上,国家级出口商品品牌5个以上,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出口商品品牌1-2个。
四是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十一五”期间,把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放在优先扶持和发展的位置,通过培育一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龙头企业,以企业集中推动产业集聚,以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群,形成一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10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五是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深度拓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东欧和独联体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开拓国际市场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和境外交易会等方式,拓展企业出口渠道。
(二)利用外资
一是突出工业主体经济利用外资。在项目开发、项目储备、对外招商、舆论宣传、跟踪服务上,突出工业利用外资。积极推进大中型企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鼓励外商增资扩股,推动技术改造,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突出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利用外资,强化我市汽车、纺织、机械、轻工、能源、化工产业利用外资,突出50强重点工业企业和10大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支柱产业、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和升级换代。
二是突出大项目利用外资。认真制定和实施对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的招商计划。力争每年引进1个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5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对汽车、电力能源、造船、沿海港口开发项目等总投资超亿美元的特大项目,实行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强势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放大我市汽车、纺织两大产业链引资效应,积极引进配套外资项目,注重提高市内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2010年,力争引进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00家以上。
三是突出利用韩资和日资。在拓展欧美、稳定港澳台的基础上,以利用韩资和日资为突破口,使利用韩资成为我市利用外资的特色,努力打造江苏韩资密集区。认真研究韩日产业转移新特点,设立驻韩招商代表处,建立一支专业的对韩对日招商队伍,做好对韩对日招商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对韩对日的综合性招商活动,派出不少于30个招商团组对韩对日招商。2010年,利用韩资和日资达到全市利用外资的40%以上。在利用韩资方面,拟制专项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关键措施,突出抓好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机、纺织、服装、化工、石化、造船、临港工业等产业为重点的韩资工业、以农产品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机产业为重点的韩资农业,以韩人居住区、韩人休闲区、韩国小商品中心和汽车零部件交易中心为重点的韩资服务业,同时要强化载体建设,形成大市区、沿海韩资工业带、各省级开发区和2个化工项目集中区的“一区一带多点”的韩资集聚效应。
四是突出沿海开发利用外资。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沿海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进大出产业的资源优势,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两大基础产业。以汽车配套产业为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形成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先进重大技术装备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大汽车企业与国际跨国汽车集团的合资合作,壮大汽车产业规模,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快形成与整车相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基地。以石油化工为龙头,形成基础石化原料、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链。注重提高化工产业的技术含量,积极发展大型化和规模化的化工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在培植基础化工原料产业确立我市化工特色优势的同时,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后道延伸,着重发展高层次、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
五是突出开发区利用外资。认真贯彻 “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方针,加速推进全市开发区建设,突出开发区建设的外向特征和优势,切实加大开发区利用外资工作力度,将开发区培育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主平台和招引韩资的重要载体。2010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利用外资要达到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80%以上,利用韩资占开发区利用外资总量的50%以上,使开发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外资集聚区。
六是突出服务业利用外资。紧紧抓住我国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市场的机遇,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咨询、财务法律以及商业、旅游、金融、保险、文化、教育、信息等领域的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使我市服务业利用外资取得新的进展。
(三)外经合作
一是继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充分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素质好的优势,把劳务输出这一富民工程作为我市外经合作的重点和亮点,着力打造全省劳务强市。派出人数每年实现25%以上的增长。
二是着力提高外经合作主体自主跨国经营的能力。重点扶持一批实力强、信誉好、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着力突破国际工程承包。积极为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经营权。“十一五”期间,每年确保有3家以上企业获得外经经营权,2010年,全市获权企业达到30家左右,其中2/3的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分公司。
三是强化劳务培训基地建设。在抓好建筑和缝纫两大传统劳务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培植医护、厨师、营业员、服务员、技工等新兴劳务基地,着力提高智力型、技术型、管理型劳务输出的比重。
四是稳步推进境外投资。加快优势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鼓励技术成熟、有比较优势的纺织、轻工、电子、机械等行业的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带动本地的机械设备和原辅材料出口。以瓦奴阿图为基地向南太平洋地区扩展,建立蔬菜、水稻农场,建立一支远洋捕捞船队,发展跨国捕捞项目。 “十一五”期间,每年在境外创办非贸易企业5家以上, 2010年,我市境外非贸易企业达到50家左右。
(四)开发区建设
一是完善建设和发展规划。坚持科学性、协调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对省级开发区,滨海、响水化工集中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产业规划和环保规划进行修编和完善。开发区新一轮规划,要与全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沿海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并留足发展空间。坚持工业向开发区集中,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发展的集中度。注重建区和造城相结合,把开发区规划成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城市功能配套完善、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新城,坚持以规划来规范开发区建设,杜绝开发建设的随意性。
二是科学定位产业布局。全市各开发区根据自身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培植l-3个主导产业。按照“大项目一产业链一产业集群一产业基地”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开发区产业集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开发区产业层次。
盐城经济开发区以汽车等产业为主体,亭湖经济开发区以发展都市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特色,盐都经济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沿海5县(市)开发区,以《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为依据,充分依托沿海港口,大力发展机械、纺织、清洁能源、石油化工、农海产品深加工、物流等临港产业。阜宁、建湖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现已形成一定规模、特色明显、市场空间较大的轻工、机械、电子等产业。滨海、响水化工集中区,以建设生态化工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重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责任,完善区域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电、供热、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各类商务、物流和生活服务设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种经济成份、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功能开发和载体建设。大力推进与建立现代制造业相适应的各类特色功能载体建设,积极在开发区创建和发展研发中心、科技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大力支持条件成熟的开发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等功能性设施,逐步完善行政服务区、商务服务区、生活区、物流区等配套设施和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增强开发功能,加快实现从土地开发向功能开发和特色开发的转变。盐城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大丰港“区港联动”保税区,积极推行海关信息化联网监管,实现快速通关。
五是促进科技创新。加强开发区的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鼓励开发区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器、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打造软件园、电子信息园、创新科技园,促进科技、信息和人力资源开发,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
六是强化招商引资。坚持围绕产业招商,注重选商引资,优先发展本地主导产业。强化对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招商,延展产业链,培植产业群。突出利用韩资,把开发区打造成韩资密集的重点区。到2010年,全市开发区利用韩资的比重达到全市的90%以上。
七是建设投融资平台。整合、激活开发区的资产和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投融资平台,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和法人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区开发建设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