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超光速运动现象之谜:只是视超光速

2021年05月17日21:02:00
APP永久免费入口

类星体,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19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类星体超光速运动现象之谜:只是视超光速'

最远的类星体(图片来源:M. Kornmesser, ESO)

这是一张艺术想象图,模拟天文学家最近发现的距离地球已知最遥远的类星体ULAS J1120 0641。这其实是一个质量相当于20亿倍太阳质量的巨型黑洞正不断发射出强烈的辐射。有关这一类星体目标发现的消息被发表在一篇刊登于《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中。

类星体是一类极其明亮但也及其遥远的特殊星系,据信它们的核心位置存在超大质量黑洞,并且正不管吞噬周遭的物质。由于其遥远的距离,光线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抵达地球,从而被地球上的人们观测到。事实上,根据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们计算,这一类星体所处的时代距离宇宙诞生仅有7.7亿年。一般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该事件发生于137亿年前。

类星体的发现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用一台5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找到了剑桥射电源第三星表上第48号天体(3C 48)的光学对应体。他发现3C 48的光谱中,在一个奇怪的位置上有一些又宽又亮的发射线。

1963年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马丁施密特发现在3C 273的光谱中具有与3C 48类似的现象,通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发射线实际上是人们早已熟知的氢的发射线,只不过朝着红光的方向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它们具有非常大的红移。

由于在光学望远镜中观察,类星体与普通的恒星看上去似乎没有区别,因此得名类星体(Quasi Stellar Object,或者quasar)。

类星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