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现在很多人人云亦云的,都喜欢说东王是太平天国的帅才,而且是唯一的帅才,东王死,太平天国后继无人所以很快衰败。其实当时太平天国最得势的时候就是占领天京,准备北伐这段时间。当时唯一提出正确方案的是丞相罗大纲,罗说:“北伐方案,首先应该平定黄河以南这片区域,然后天王率主力移驾河南,在从安徽,河南分路出击。”无疑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案。
罗大纲又说:”或者,首先拿下江南九省,然后分三路,一路从汉中,一路从徐州,一路从湖南湖北,若是孤军北伐,前有清妖堵截,后无援军必败无疑。“很明显,罗大纲的战略眼光远远超出杨秀清,洪秀全一流。但是罗大纲没有自己广泛的势力基础,杨洪两人目光短浅又不识货,最终葬送了天平军最精锐的部队和善战的将领。关键还严重影响了西征的局面。从罗大纲的这个建议来看,罗大纲才是太平军里唯一有战略眼光的将领。
西征这边,其实兵力上讲也是远远超出湘军和清朝绿营的,但是多是一些新兵,而且最重要的是指挥部队的将领不善战,打不过湘军里面这群些才能比较出众的人。
让我们来看。杨秀清西征分兵两路进行,其派胡以晃,秦日纲进安庆,赖汉英,石祥帧攻南昌九江,然后进武昌。这几个人就是石祥帧秦日纲还比较能打,诸如赖汉英因为是洪秀全的老婆的弟弟,来凑数争功的,本来太平军攻下武昌后,组建征湘军,本来两路进攻,一路打得曾国藩全军覆没要自杀,就是这个赖汉英林绍璋全军覆没让湘军回了魂。
太平军首攻南昌,清廷守将江忠源,本来他石湖北按察使,奉命要到江南大营帮办军务的,一闻太平军为南昌,便请命驻守,这个江忠源非常善战,先前蓑衣渡设伏一战打死太平军南王,是个非常终于清廷又极有军事能力的将领。他坐镇南昌,赖汉英石祥帧打了三个月硬是拿不下。太平军穴地攻城炸开城墙,江忠源率军拼死争夺,硬是把太平军打了出去。最后江还派兵夜袭烧毁了太平军大营。
此战围城三月钝兵挫锐,犯了兵家大忌。试想若是西征很快得手,太平军就可以分出足够的兵力支援北伐,可是这才第一阵就花了三个月还拿不下,既没有奇谋又没有足够勇悍的敢死之士,是此战受挫的原因。最后太平军被迫放弃南昌直接北上攻九江,九江的战略位置更甚于南昌,但是没有善战知兵者镇守,所以太平军很快拿下九江,随即进逼武昌和九江之间的军事要冲田家镇。这一转折说明,早就应该如此,因为祥江忠源这样的人是不多的,不要在这里和他死耗。
田家镇守将许豐玉手上兵力严重不足,江忠源这时又率两千士兵驰援,由于大队人马行动迟缓江忠源最后只带了几十人赶到田家镇,很快太平军攻下了军事重镇田家镇,打开了进攻武昌的道路。九月太平军攻占汉阳,围武昌。湖广总督吴文鎔亲自上城巡视督战,太平军见城坚难克便连汉阳一起放弃退守黄州。这一路由石祥帧和赖汉英率领的西征军历时四个月,没能达成攻占武昌的最终战略目标,主要原因就是将领的军事能力不足,一路只是打呆仗,士兵也因为新兵太多的原因吧,这个是我个人的分析,因为太平军真正善战的精锐就是北伐的那些部队,那时以前的前锋,突击的尖刀。所以现在的这部分当然就是些新训练的部队了,这个不管你练没练好,反正都是新兵。
而西征军另一路,胡以晃,秦日纲则拿下了关键的节点安庆,江忠源这时上书请求援兵,十月,援兵不至,江忠源自率两千人向安庆进发。他到达六安时,太平军已经拿下了桐城和舒城,此时正准备进攻安徽省城庐州。庐州守兵只有两千,江忠源最后只带了一千人赶来增援,他前脚刚到,胡以晃秦日纲的大军就围了过来此后太平军强攻了一个月,最终江忠源和布政使刘裕珍等一干安徽省的大部官员战死,胡以晃秦日纲这一路顺利拿下庐州。这一仗打死了当时整个清军最大的心理支柱江忠源,当时湘军未成气候,整个清军就是江忠源能打,这一仗也说明胡以晃和秦日纲也是有相当军事指挥能力的,这样的硬仗石达开恐怕拿不下来。
这时石祥帧和赖汉英终于打了个好杖,他们在黄州城内张灯结彩准备大年,给湖广总督吴文鎔传递了这里战备很松弛的信息。吴率军偷袭结果中了伏兵全军覆没,吴投水自尽。
此后太平军再次占领汉阳,并分兵占领湖南岳州,湘阴湘潭并在靖港打败曾国藩湘军水师。同时再次占领武昌。到这时,西征的局势还是很好的,虽然在一些地方打成了相持,但是整体的西征目标都达成了。可是这是因为,湘军最厉害的一干将领还没有出山,随着他们的出动,很快就会扭转整个太平军的进攻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