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大败赵国军队之后为何将100多战俘放走,其实是早有考虑

2020年07月06日09:48:04
APP永久免费入口

提起武安君白起,很多人都会想到“屠夫”二字,白起善用兵,在他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当中,攻陷城池70余座,歼灭近百万的敌军,他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最声名赫赫的就是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国王龁攻打韩国,夺取上党,又攻赵,他面对的是赵国名将廉颇,廉颇设立三大防线抵御秦国的进攻,秦军虽势不可挡,但廉颇用地形切断了秦国的补给线。

廉颇放弃第一道防线,退守丹河以东的第二道防线,丹河第二道防线易守难攻,想要攻下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失去补给的秦军必然大败,长平之战的初战也是持续了三年之久,然而三年,就生了变故。

《战国策·齐策二》记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虽然秦国粮草难以供给,但是三年相持不下,赵国也陷入了粮食危机,加上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使得赵国有把握结束战争。

赵王就替换了廉颇,改用“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奉旨将赵国士兵集中一处,跟秦军决一死战,而秦国也替换了大将,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上将军,白起打算诱敌深入,在长平的正面战场上秦军节节败退。

但白起一支奇兵已经绕到了赵军身后,呈现包围局势,秦昭襄王听说赵国士兵被围,就亲自赶赴河内参战,阻止赵国运送粮草,迫于无奈的赵括就率领精兵突围,但大败而归,失去求胜欲望的赵军选择了投降。

就在他们投降之后,白起坑杀了45万赵军,只留下120个15岁不满的孩子让他们回赵国送信,至于白起为什么放走120个孩子,也并不是什么良心发现,而是早有打算,这次的长平之战虽然以秦国胜利,但秦国同样损兵折将。

这120个孩子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白起坑杀了全部人,必然引起一些流言,而且秦国处在弱势,其余国家必然会联合攻打秦国,但是有了这些孩子的宣传,就可以让他们觉得秦国心狠手辣,如果敢跟他们作战,必然是死,因此可以减少很多的反抗之心。

其实这点在后续也有交代,秦国打算灭赵,赵向魏求救,魏王派出十万大军,但魏王害怕秦国,就在一边观战,信陵军为了救赵,就窃取虎符,秦国才退兵,从观战到退兵,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秦国的威严已经传播出去了,但秦国退兵也证明了秦国损伤比较严重,而白起的这一个计谋不仅挽救了秦国,更是威慑了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