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之战明军开局有上中下三策可选,结果为什么不尽人意?

2020年07月06日10:08:48
APP永久免费入口

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恒、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明宣德三年(1428)建大凌河中左千户所城,城南距锦州四十里,以近大凌河而名。大凌河城周围三里三十步,阔一丈。大凌河城是明辽军与后金军在辽西攻守的堡垒。明末清初,这里曾经三次弃毁。

天启二年(1622)正月,后金夺占辽西广宁城。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带领军民撤退到山海关内,大凌河城第一次遭到弃毁。

孙承宗替代王在晋任辽东经略时,孙承宗与袁崇焕议重点建立宁远、右屯、锦州、大凌四城,缮城驻守。天启五年(1625),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宁远,明军虽获得“宁远大捷”,但后金军撤退时焚毁觉华岛囤粮城并毁坏大凌河城。

努尔哈赤死后,明辽东巡抚袁崇焕藉给努尔哈赤吊丧之机,修缮大凌河城,加强前锋防守。1627年明军虽获“宁锦大捷”但后金撤军时,再毁大凌河城。

从地图可以看出,大凌河城是锦州的卫星城,这里也是清军进军关内的必经之路。

明军方面

政府已经衰败,辽东尽失,仅剩辽西走廊作为防御地带;

明朝传统卫所制已经荒废,明军战斗力差,士气低落,仅有关宁铁骑等部分军队战斗力强;

袁崇焕被杀,军心不稳,孙承宗上台后整顿军务, 但是后方受崇祯皇帝和文官体系制约;

前线主将祖大寿受袁崇焕被杀影响,只愿自保。

清军方面

满清崛起,占领辽东,并结盟蒙古,士气正盛;

宁远兵败,努尔哈赤病死带来一定影响,北方民族的落后社会制度需要改革

皇太极上台后逐渐集中皇权,改变以往失利影响。

战争时间:1631年

参战方兵力:后金约50000人,明朝约13800人

名称:大凌河之战

明朝援军:前后增援约54000人

战争过程

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于1631年(崇祯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抢修大凌河的主将是祖大寿。面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应战。

明军主帅孙承宗此时坐镇山海关,远离战场,对于清军出战,孙承宗应该早有预料才对。修建大凌河城不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军事行动,应当是双方前线军事较量的一步棋,其实明军早应该准备5万以上的兵力,作为修建大凌河城的掩护,而不是后期的被动逐次增兵救援。清军从沈阳出发到大凌河城共用了15天时间,明军期间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上策,主动退到锦州城,距离仅40里。锦州城大,城防坚固,清军暂时还没能力攻下。大凌河城就算被破坏,清军并没有收益,而且出兵消耗,清军得不偿失。

中策,集结3-5万兵力增援,在大凌河城外构筑工事,城内外呼应,清军进攻也很难获得效果。

下策,紧急从锦州城调集粮草支援大凌河城,城内如果粮草能够坚持一年,清军围城很难奏效。

然而,孙承宗什么措施也没有采取,坐视清军与蒙古军队会师于大凌河城下。相对于清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经常亲临前线,孙承宗一直是遥控指挥,明军又输了一招。

明军前三次增援都属于属于仓促出击,1631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道张春。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明军的阵营当时就乱了,皇太极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第四次的增援几乎是全军覆没。

最终3个月后,祖大寿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大凌河是明亡清兴的最重要10场战争之一,战争的结局明军守军1万多人投降,援军5万人崩溃;而清军损失少,收获了巨大,投降的明军增强了实力,还有武器等装备缴获。而且士气上明军更弱,清军更强。

虽然祖大寿是大凌河主将,并且最终投降。明军的失利还是孙承宗造成。孙承宗任辽东经略时袁崇焕担任前线指挥时期,是明朝军事搭配最好时期,孙承宗本人不适合做统帅,导致这次战役明军没有一个全局规划和指挥。

祖大寿适合担任主将,并不适合担任主帅,而且他也指挥不了别的明军。1万多明军坚持到最后一刻才投降,投降后祖大寿又找机会逃回。可以说前线明军都很英勇,也不是怕死投降,一将无能,累死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