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遴选建设工作的通知

2020年07月08日20:30:10
APP永久免费入口
发布部门: 江苏省其他机构
发布文号: 苏教高[2009]41号
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高校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推动高校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打造精品、推进共享,经研究,我厅决定2010年继续开展高等学校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遴选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品牌特色专业遴选要求
(一)遴选原则
1.坚持导向,强化定位。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要有利于促进学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形成优势;有利于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内涵,优化专业结构;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保证国家和省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坚持导向,强化定位,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
2.突出重点,强化服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优势,重点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示范引领优势的专业,重点建设与江苏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通过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
3.择优建设,强化成效。依据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建设成效、社会声誉和社会需求,择优遴选,公平公正,宁缺毋滥。同时,实行分类评议,差别竞争,充分体现专业建设特色、学校发展特色和区域经济特色。在同等条件下,向苏北高校倾斜;高职院校分类评议。通过择优建设,强化成效,引导学校面向社会、错位发展,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遴选条件
品牌、特色专业应充分反映专业发展走向与建设水平,全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具有创新教学体系,拥有优秀教师团队,建有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富有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取得显著的创新人才培养成效。
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在内涵建设上相互关联,各有侧重,在专业建设中共同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品牌专业应更加突出专业建设的综合实力、办学积淀与社会声誉,要求专业建设的综合实力强,办学积淀雄厚,人才培养质量好,社会认同度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专业应更加突出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改革创新和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定位准确,改革创新意识强,人才培养模式新,行业特色鲜明,引领行业发展。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1.教师队伍优。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梯队科学,整体素质高。教师个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实践阅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
2.培养模式新。培养规格定位准确,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方案体现因材施教,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具有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具备满足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足。
3.改革力度大。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整合教学改革成果,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选用近3年出版的优质教材和外语原版教材比例高,其中本科教材紧跟时代发展,追踪科技进步,瞄准国际水平,反映区域和学校特点;高职高专教材能突破学科型教材模式,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跟踪先进技术。
4.服务能力强。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明确专业建设定位,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较好地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推进行业、企业发展方面富有成效,深受认同。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深受社会和市场欢迎。已培养2届以上毕业生。
在此基础上,省级品牌专业还应突出以下条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拥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培养或重点表彰的优秀教师。
在质量内涵建设方面,至少一项拥有国家级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双语示范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等)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获得过2007年以来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在实践教学方面,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本校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同时注重发挥辐射、示范、共享作用,为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贡献显著。
在社会服务方面,已培养4届以上毕业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全校、全省名列前茅,深受社会和市场认同。
二、精品课程遴选要求
(一)遴选原则
1.科学布局,强化建设。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专业布局与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富有江苏特点、具有学校特色、以重点学科与品牌特色专业为主要支撑的精品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突出重点,强化创新。重点建设研究型、实践型和操作型课程,重点建设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项目式、案例式的模块课程,重点建设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的双语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分类指导,强化示范。合理规划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深入推进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兼顾学科专业的覆盖面和学校的覆盖面,在同等条件下,向苏北高校倾斜;高职高专课程体现特点并且保证入选比例。以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进我省高校整体课程建设。
(二)遴选条件
1.课程建设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紧扣专业改革方向。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紧密结合的课程特色。课程至少连续开设3年以上。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积极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与创新实践的各类实验性和研究性课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校际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精品教材进课堂(包括自编教材、配套的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教材)。注重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成效显著。
3.实践教学富有特色。保证高水平教师指导实验、实训和实习。具有较好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课程开出率高、教学质量好。能够开展质量高、针对性强的实习实训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本专科学生参加科研、科技训练。
4.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效突出。注重教师培训与青年教师培养。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务(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放宽)。申报双语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应至少有1年的海外留学、进修或工作经历,教学团队整体外语教学水平较高。
5.具有科学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完整规范。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深受好评。
6.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支撑网站内容丰富,已提供现场教学录像、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与习题、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课程建设资源。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在把握遴选条件时,应重点紧扣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方面,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双师型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深厚行业背景与丰富生产经验的教师讲授。
本科双语精品课程在把握遴选条件时,应重点紧扣双语教学特点,注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课程团队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整体外语教学水平较高,双语教学效果良好。
三、评选数量与推荐名额
(一)评选数量
2010年遴选建设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200个,其中品牌专业50个,特色专业150个;遴选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50门,其中本科双语精品课程50门。
(二)推荐名额
品牌、特色专业:“211”重点高校及综合性大学限报6个,其它本科高校限报4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限报4个,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限报3个,其他高职高专院校限报2个。学校申报时,品牌专业建设点不得超过50%。尚未验收公布的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不能申报品牌专业建设点。本科高校仅限申报本科专业。
精品课程:“211”高校及综合性大学限报12门,博士授权高校限报8门,其它本科院校限报5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限报4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限报3门,其他高职高专院校限报2门。本科高校仅限申报本科精品课程。
四、评选组织与申报要求
(一)评选过程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分申报、网上评议、终审评议三个阶段。
1.申报阶段:学校提交申报材料,同时开放专业展示与课程支撑网站。
2.网上评议:我厅将组织专家依据评审标准,通过网络评审系统进行网上评议。
3.终审评议:在网上评议的基础上,省教育厅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对网络评议结果和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进行审议,确定入选名单,公示后予以公布。
(二)申报材料
品牌、特色专业
⑴《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表》(附件一);
⑵《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表》(附件二);
⑶专业建设展示网站。专业需开放建设展示网站,网站建议采用html格式,除包括上述申报材料外,还应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评价、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有关获奖证明材料等多方面的专业建设情况,可采用文字、图片等表现形式。
精品课程
⑴《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三);
⑵《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附件四);
⑶课程支撑网站。建设要求详见附件六。
上述材料中,附件一至附件四需提交书面文本各一式两份,同时通过“江苏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在线填报。品牌、特色专业的填报网址为:http://www.jsctr.cn/pptszy/,精品课程的填报网址为:http://www.jsctr.cn/jpkc/,具体申报流程请参阅网站首页的具体说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展示网站内容请同时制成CD-R格式光盘一式两份上报。
(三)申报时间
请各校于2010年元月20日至元月31日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并同时将书面材料报至省教育厅1519会议室。
五、其他事宜
1.各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品牌、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经费、政策、管理等方面大力支持,保证高质量实现建设目标。省教育厅对获选项目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经两年建设、验收合格后,由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挂牌。
2.2010年推荐国家精品课程将从2006年以来的省精品课程(含本次遴选的精品课程)中择优遴选,具体要求在教育部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后另行通知。
3.申报工作的有关文件、表格可从江苏教育门户网站(http://www.ec.js.edu.cn)下载。申报工作联系人:徐庆,联系电话:025-83335159,传真:025-83335558,电子邮件:jsjpkc@126.com。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1;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表
学校名称(盖章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专业名称
申报类别
专业代码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本科填写)
专业设置时间
项目负责人姓名
首届毕业生时间
累计毕业生数
现有在校生数
2008年就业率(%)
国家级项目、国家教学成果奖或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申报品牌专业必须填写)
备注

说明: 1.请在“申报类别”填写“品牌”或者“特色”。
2.“专业名称”栏填写专业规范全称;
3.申报品牌专业建设点必须填写“国家级项目或国家教学成果奖”栏目。
4.“专业代码”栏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填写,高职高专专业按照“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填写;
附件2: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 报 表
学校名称 (盖章 )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别:本科□高职高专□
申报类别:品牌□特色□
填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九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1.申报表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学校类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申报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专业代码
 
学位授予
门类
 
本专业设置时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首届毕业生时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学历
 
所学专业
 
毕业院校
 
职称
 
职务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电话
 办公: 手机: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本专业获省及省以上有关奖励、立项建设情况
 
项目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
 
 
 
 
教学成果奖
 
 
 
 
课程与教材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实训基地
 
 
 
 
教学改革项目
 
 
 
 
其他
 
 
 
 

二、建设目标与成效
2.1品牌或特色的体现与标志
(可另附页)
2.2建设目标与思路
(可另附页)
2.3方案及成果预测
可另附页)
三、基础与改革
3.1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可另附页)
3.2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内容)
(可另附页)
四、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可另附页)
五、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意见
(盖章 )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六、学校审核、推荐意见
(盖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校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
年 月 日
附件3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本科)
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高职高专)
2010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荐单位
所属学校 (是否部属)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九年十二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
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⑵
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⑶
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⑷
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3-3
教学改
革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4-2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2-4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4-2实验(践)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4-3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4-4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5.自我评价
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5-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6.课程建设规划
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6-1-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学校的政策措施
7-1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8.说明栏
2010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
精品课程申报表
(高职高专)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校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九年十二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主讲教师情况⑴
2.主讲教师情况⑵
2.主讲教师情况⑶
2.主讲教师情况⑷
3.教学队伍情况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5.教学内容
5-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5-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5-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6.教学方法与手段
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7.实践条件
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7-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8.教学效果
8-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8-2社会认可度
9.特色与创新
9-1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并在本表4-8栏中未见表述)

9-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

9-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10.课程建设规划
10-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0-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0-3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10-4学生学习评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11.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及其落实情况
12.其他说明
2010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
精品课程申报表
(双语)
所属学校(加盖公章 )
课程名称(中文)
(英文)
外语语种英语 
课程类别□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所属专业
专业代码
开设学期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九年十二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
五、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教学队伍情况
3.课程描述
3-1本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3-2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3-3教学方法、手段(举例说明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3-4考核(考试)方法

3-5教材(含双语教材使用与建设;扩充性双语资料使用情况)

3-6网络资源(含网络硬件环境,网上资源名称列表、网址链接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3-7教学效果(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两年的学生评价分数及评语;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要点)
4.课程建设规划
4-1本课程四年内的建设规划(含课程网站建设规划)

4-2聘请国外教师(专家)来华授课计划

4-3所在高校鼓励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5.说明栏
附件5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本科)分类体系
分类代码
专业名称
01学科门类
哲学 
0101
哲学类
 
 
02 学科门类
经济学 
0201
经济学类 
 
 
03学科门类
法学 
0301
法学类
03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303
社会学类
0304
政治学类
0305
公安学类
 
 
04 学科门类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类
0402
体育学类
 
 
05学科门类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0504
艺术类
 
 
06学科门类
历史学
0601
历史学类 
 
 
07学科门类
理学 
0701
数学类
0702
物理学类 
0703
化学类
0704
生物科学类
0705
天文学类 
0706
地质学类 
0707
地理科学类
0708
地球物理学类 
0709
大气科学类
0710
海洋科学类
0711
力学类
0712
电子信息科学类
0713
材料科学类
0714
环境科学类
0715
心理学类 
0716
统计学类 
 
 
08学科门类
工学
0801
地矿类 
0802
材料类 
0803
机械类 
0804
仪器仪表类
0805
能源动力类
0806
电气信息类
0807
土建类
0808
水利类
0809
测绘类
0810
环境与安全类
0811
化工与制药类
0812
交通运输类
0813
海洋工程类
0814
轻工纺织食品类 
0815
航空航天类
0816
武器类
0817
工程力学类
0818
生物工程类
0819
农业工程类 
0820
林业工程类
0821
公安技术类
 
 
09学科门类
农学 
0901
植物生产类
0902
草业科学类
0903
森林资源类
0904
环境生态类
0905
动物生产类
0906
动物医学类
0907
水产类
 
 
10学科门类
医学 
1001
基础医学类
1002
预防医学类
1003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1004
口腔医学类
1005
中医学类 
1006
法医学类 
1007
护理学类 
1008
药学类
 
 
11学科门类
管理学
11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102
工商管理类
1103
公共管理类
1104
农业经济管理类 
1105
图书档案学类
12学科门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13学科门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分类体系
分类代码
专业名称

01
农林牧渔大类

0101
农业技术类

0102
林业技术类

0103
畜牧兽医类

0104
水产养殖类

0105
农林管理类

 
 

02
交通运输大类

0201
公路运输类

0202
铁道运输类

0203
城市轨道运输类

0204
水上运输类

0205
民航运输类

0206
港口运输类

0207
管道运输类

 
 

03
生化与药品大类

0301
生物技术类

0302
化工技术类

0303
制药技术类

0304
食品药品管理类

 
 

04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0401
资源勘查类

0402
地质工程与技术类

0403
矿业工程类

0404
石油与天然气类

0405
矿物加工类

0406
测绘类

 
 

05
材料与能源大类

0501
材料类

0502
能源类

0503
电力技术类

 
 

06
土建大类

0601
建筑设计类

0602
城镇规划与管理类

0603
土建施工类

0604
建筑设备类

0605
工程管理类

0606
市政工程类

0607
房地产类

 
 

07
水利大类

0701
水文与水资源类

0702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0703
水利水电设备类

0704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08
制造大类

0801
机械设计制造类

0802
自动化类

0803
机电设备类

0804
汽车类

 
 

09
电子信息大类

0901
计算机类

0902
电子信息类

0903
通信类

 
 

10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1001
环保类

1002
气象类

1003
安全类

 
 

11
轻纺食品大类

1101
轻化工类

1102
纺织服装类

1103
食品类

1104
包装印刷类

 
 

12
财经大类

1201
财政金融类

1202
财务会计类

1203
经济贸易类

1204
市场营销类

1205
工商管理类

 
 

13
医药卫生大类

1301
临床医学类

1302
护理类

1303
药学类

1304
医学技术类

1305
卫生管理类

 
 

14
旅游大类

1401
旅游管理类

1402
餐饮管理与服务类

 
 

15
公共事业大类

1501
公共事业类

1502
公共管理类

1503
公共服务类

 
 

16
文化教育大类

1601
语言文化类

1602
教育类

1603
体育类

 
 

1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1701
艺术设计类

1702
表演艺术类

1703
广播影视

 

18
公安大类

1801
公安管理类

1802
公安指挥类

1803
公安技术类

1804
部队基础工作类

 
 

19
法律大类

1901
法律实务类

1902
法律执行类

1903
司法技术类
20
公共基础课类

2001
英语

2002
高等数学

2003
计算机

2004
人文素质

2005
两课

2006
其他
附件6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要求
一、课程网站总体要求
本科课程: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三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双语精品课程仅要求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总计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
高职高专课程: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二、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
1.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
要求
属性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KHZ。
M
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
M
声道数为双声道。
O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M
数字化音频采用WAV格式为主。
O
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格式。
O
MIDI设备录制音乐使用MIDI式。
O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REAL流式媒体格式(rm或m3u)格式。
M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M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M
音频播放流畅。
M

 (其中,属性一栏中为“M”,表示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O”表示建议符合的技术要求。)
3.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
要求
属性
存储格式为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或流式媒体格式之一。
M
在PC平台使用的原始视频素材要使用AVI格式。
O
Apple系列使用QuickTime格式,即MOV文件。
O
单独欣赏较大视频素材使用MPEG格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