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蜘蛛人”,当你看到这几个字时,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的一定是工人高空擦玻璃的熟悉画面,但是,你知道高空怎么换玻璃吗?比起擦玻璃,这些换玻璃的高空作业者,更是不易。
11月11日,记者实地采访了几位高层换玻璃的工人师傅。
拆旧玻璃比安装新玻璃还难
8时30分许,记者来到省城双塔寺街的一幢28层高的大楼里,看到30岁的小魏正和5位工友拆换21层的玻璃。3位工人在21层楼外的吊篮里作业,3位工人在楼梯间协助。
“往右,往右。小心点……好。”小魏他们搭档更换的玻璃,幕墙为直角形,此处需要更换两块西侧的玻璃,一块长1.8m,宽1.2m,另一块小一些,面积是它的一半。其中站在玻璃幕墙的吊篮上,3个人全副武装,戴着安全帽,身上绑着安全绳等,另外3人作为内应则是正常的工装。
换新玻璃,先把旧玻璃拆下来,视玻璃安装位置,在室内拆除的难度不大。
而他们正在更换的高层旧玻璃,一来因为在高空,必须要内应外合;二来面积大,所以拆换难度很大。室内楼梯间空间有限,拆大玻璃主要靠吊篮上的工人在幕墙外操作。拆除玻璃扣板,取下玻璃压片,抠掉玻璃周围的胶条,玻璃松动后,再小心翼翼地沿着缝隙深的一侧将玻璃用开门的方式挪出来,通过吊篮运送到顶楼。
听上去简单的过程,实际操作起来却很是辛苦。吊篮是电动的,在高层悬空,但凡移动一次位置,就得用吸盘将它进行固定,以方便工人进行后续的拆换工作,否则吊篮的晃动会影响高空作业。不仅如此,要移动偌大的玻璃也不轻松。可别小看那一块钢化玻璃,它是双层中空镀膜的,厚达2.1cm,净重竟达150斤。
若遇到破损严重的玻璃,他们还需要再加一步,将所有的破碎玻璃贴上保护膜,进行特殊处理后,才能进行拆除。有时,一些老化严重的玻璃,扣板的螺丝会生锈,也会加大拆玻璃的难度。
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这块大玻璃终于顺利拆除,吊篮外的3人护着旧玻璃,一按吊篮按钮,小心翼翼地把它运送到楼顶上。这时,原先在室内的3人会到楼顶接应。一刻不歇,把新玻璃再放进电动吊篮,返回21层。
小魏介绍,拆玻璃是整个更换过程中最难的一环,每幢楼的情况都不一样。在进这幢高层第一天,6个人花了一天时间都没拆下一块大玻璃。后来,反复研究琢磨才找到了诀窍。
安装一块大玻璃,就得一个多小时
毕竟要换的新玻璃净重达150斤,仅靠吊篮外的3人根本举不动,更换的时候,需要里外6人一起抬举玻璃。
里外两组人马通过吸盘固定住玻璃,上下对好,将玻璃重新放回窗口。这时气氛格外紧张,6个人精神高度集中,在楼梯间的记者也大气不敢出。
玻璃正位了,后面的工作就要简单多了,胶条、压片、扣板,都弄好后,再给玻璃四周打胶,进行密封。最后,还需要清理玻璃缝隙的碎渣、污垢等。
10时许,大玻璃终于换完了。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吊篮上的工人没有一句闲谈,站在楼道内的小魏等3个人一刻也没闲着,不停地在楼梯间跑上跑下,要么递工具,要么站在幕墙内侧配合、协调。紧跟着一行人的节奏,记者神经高度紧绷,已觉疲累,再走楼梯,都觉得腿脚发软。
另一块小玻璃的窗户可以在室内更换,没几分钟就换好了。
支吊篮是个大工程
21层的玻璃换完了,下一站是27层,小魏和工友们重新支吊篮。
在实际的更换过程中,电动吊篮功能强大,可以说是必须“神标配”。所以,要提前调整好吊篮。小魏他们使用的是悬臂梁型的吊篮,由一支长长的“手臂”(悬臂)通过钢丝绳挂着吊篮平台,“手臂”末端由配重块压着,可保证吊篮承受足够的重力。
该大楼所换的玻璃幕墙是凹凸设计,单块玻璃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一侧换完,得更换吊篮位置,这个工作量可不容小觑,相当于重新安装。
吊篮的配重块由16个混凝土方块组成,每个重达50斤。拆配重、换位置,安配重、架支架,再加配重……因为顶楼有广告支架,要把这一系列工作完成,着实费工夫,6个人用了近两个小时完成。
12时30分许,吊篮终于支好了。快速填饱肚子后,6个人又重回大楼继续工作。
小魏说,若是夏天,他们早上6点多就会忙活,中午会避开暑热,休息一会儿。可到了秋冬季,天气凉,他们一般都要等到太阳升起,气温不那么低了才开工,若碰到大风等恶劣天气,还得停工。“宁肯少换一块玻璃,也不能赶,安全最重要。”小魏说,这段时间,他们每天平均只能换3-4块玻璃。
换玻璃前的准备工作丝毫不能马虎
记者所在高楼的玻璃幕墙,共有大大小小的23块玻璃需要更换,今年9月底,小魏接下这份工程后,马不停蹄地准备了足足一个月。
首先,他先得进行实地勘察,对大楼的所有玻璃进行勘验,看看哪块是需要更换的,它们的位置在哪儿。勘验后需要结合经验,给大楼物业出一份书面的施工方案,待对方确认核实后方可开工。
方案通过,再进行精确的测量,每一块玻璃的高度、宽度、厚度都得准确无误,误差要在3到5毫米,否则玻璃就会作废。如果是弯玻璃等造型特别的玻璃还要测量曲度。再拿着数据去工厂定制玻璃。其间,他还要张罗工人,确定人员,同时,准备租用吊篮、吸盘等相关器械。
此外,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工期内,给所有工人上好高空作业意外险。
这些都就绪了,方可开工。
换玻璃的苦,一般人很难受得了
小魏是团队成员中最年轻的,其他工友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是干了多年的熟练工,高空换玻璃作业的经验至少有七八年了。“换玻璃这活儿,年龄太小的一般都没劲儿,年龄太大的反应慢,应急能力差,也怕他们有高血压之类的毛病,所以,我选的人基本是中壮年,身体好,有苦力。”小魏说,前段时间有个90后小后生跟着他干活,起初都是些搭木板、跑腿之类的杂活儿,当开始换玻璃时,还不到一天,小伙儿就坦诚地说,实在干不了,走人了。
跟团队成员一比,眼前的小魏让人吃惊,年龄最小的他,体格精瘦,却力大无比,一个人可以扛着一块大玻璃上下楼。小魏说,他出生在平遥农村,父母务农,家中兄弟二人,从小到大,干农活、做家务,已经习惯做苦重营生了。退伍回来,他开过饭店,去过深圳、合肥,四处漂泊,最终还是回了山西,跟着人做小工,偶尔接触到了换玻璃的行当。
相比其他工作,高层换玻璃很苦、很累、很危险,但是收益也相对多一些,是这唯一的一点“甜”让他坚持了下来。一年多的时间,他学会了怎么换玻璃,那双粗糙而又布满伤痕的手与他的年龄极为不符。
2011年以后,他便独立门户,带着父亲和一众老乡四处揽活儿。每次带着大伙儿换玻璃,都是精神紧绷,万分小心,一旦开始,就得一鼓作气,丝毫不敢放松。好在这么几年,一直有工程做。
“有时,我会跟人开玩笑说,我们是在拿命挣钱。一点儿也不夸张,这活儿要么不出事,一出事准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但是,我还是想趁着年轻拼一拼,一年中换玻璃的旺季也就是从5月到11月。”说完,小魏满脸憧憬地望着远方:“等今年年底攒够钱了,我要在太原买个房子,娶房媳妇,接父母过来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