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2020年10月09日20:52:21
APP永久免费入口

改革开饭40周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是情缘阅读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历经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历经40年改革开放心得体会

40年前的1978年,那一年我父亲15岁,正在十公里外的小镇上上着初中,还在经历着缺衣断食的艰苦生活。但是在那一年,一篇名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关于讨论真理的巨大浪潮。同年的12月18日,中国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今天我们知道,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30年前的1988年,那一年我哥哥刚满一岁,还依偎在我母亲的怀抱里。而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十年。那一年,全国人民像着魔的一样疯狂的进行抢购,因为在这一年全国的商品价格开始走向开放。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这种状态会维持多久,于是好像要把一辈子需要的东西都买回家里。狂热的采购背后,也标志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

30年前的1998年,那一年我四岁,当时的我最大的梦想是考上大学。这一年,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这20xx年我们党和国家“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就好像一个成长的孩子终于明确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20xx年前的20xx年,那一年我十四岁,开始越来越喜欢关注时事。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一遇的南方雪灾、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以及神七的顺利升空都发生在这一年。我们不会忘记20xx年,因为它承载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回忆。就算老天给我们开了几个玩笑,但我们还是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不是吃软饭的!当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更是别出心裁,因为他们把“感动中国特别奖”——颁给了所有中国人。

狂年是20xx年,我24岁,可以说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来到了边疆、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能成为日喀则一名基层工作者。今天,以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身份,我觉得更应该要求自己要继续解放思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全面小康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如今我们迈入了一个新时期,今天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十分艰巨的,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发展要求,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和智慧,以改革创新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推中国迈进强国时代!

关于历经40年改革开放心得体会

从1978年到20xx年,改革开放已经实施了40个年头,虽然没有全程参与这40年的改革开放,但是从父辈们的口中得知生活水平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观看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节目,使我对改革开放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听到张建春部长对40年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的总结回顾,不仅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光荣的使命,也让我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涌现。我们要适应形势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行家里手”。提高政治站位,力争走在前。在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进程中,自觉把自己摆进去,自觉用党章武装自己,用XXX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灵魂。在日常工作中要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要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要善于交谈,学会“说话”,多一些人文关怀,多用政策法规说话,多用道理感情说话,用人格魅力凝心聚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展望未来,我们肩负着新时代的伟大使命,将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作为一名青年组织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自身做起,才能让组织工作紧贴时代脉搏,顺应改革潮流。

历经40年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

“娟妹儿,走人户去啊?”“嗯!走家婆屋!”我高兴地坐在父亲“凤凰牌”自行车的前杠上,大声回答邻居。“走家婆屋”是老家土话,意思是去外婆家。

弯曲的泥巴路。小时候,我最喜欢“走家婆屋”,但是却很讨厌那段“走家婆屋”的路。到外婆家只有10里路,路程并不远,但全程都是颠簸的泥巴路。那时候我家的交通工具只有父亲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我坐在前杠,母亲在后座。载着三个人的“老凤凰”“哐当哐当”,晃晃悠悠一个小时才能抵达。坐前杠的我早已全身僵硬、双腿酸麻,落地的时候总也站不稳,得缓半天才能重新“找回”双腿。遇到下雨天,那条泥巴路就变成了泥浆里的“泥鳅”,滑不溜秋,“老凤凰”像是进了滑冰场,左一脚,右一脚。我只能紧紧抓住车把,尽力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就会摔成个小泥人。那条弯弯曲曲的泥巴路,似乎怎么也走不完。

笔直的水泥路。“要致富,先修路”,政府牵头把泥巴路改建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村干部看着欣喜,提议由村里集资、由村民出力,把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的门口,外婆和舅舅们喜上眉梢,热火朝天地加入了修路的队伍。泥巴路不见了,“走家婆屋”的路顺畅了,我家的“老凤凰”也正式“退休”,换上了当时流行的“125”摩托车。“轰~轰~轰~”,“老凤凰”一个小时的路程“125”只要20分钟就到了。新修的水泥路上车来车往,载着忙忙碌碌的人们奔向富裕的方向。笔直的水泥路,似乎一眼可以望到头。

宽阔的柏油路。时光从指缝间悄悄溜走,20xx年,我也迎来了自己的小宝贝。每到周末,我便带上孩子,去走她的“家婆屋”。水泥路早已远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小汽车在柏油路上飞驰,远处的稻田在车窗上不断后退。孩子欢呼雀跃,看看天上飘过的白云、指指头顶飞过的鸽子,瞧瞧道旁盛开的鲜花、隔窗拥抱人行道上快乐奔跑的小姑娘。到了“家婆屋”,孩子就拉着父亲去塘边钓鱼、捉虾,拽着母亲去地里摘菜、摘果,饭桌上全是自家可口的农家菜。柏油路修通了,农村再也不是人人嫌弃的“穷乡僻壤”,已然成为现代人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世外桃源”。

“走家婆屋”的路在不断变化,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微小侧影,更多的变化隐藏在老百姓的闲话家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