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报告(挂职)

2020年10月08日06:31:31
APP永久免费入口

今年,我暑假报名参加了xx区政府挂职实习。当得知被分到城管科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揶揄”。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后,我对政府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我觉得其实政府也挺无奈的。下面我想用亲身经历来谈谈对社会现状的看法以及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

在城管科实习的第一日,与科长及各位科员熟络了以后,有位科员来找我聊天。那位科员衔着烟笑着讲:“人家都说我们三千城管是能收复台湾的,你知道么?”“三千城管收复台湾”这句话之前经常被用作与同学交谈的谈资,但第一次从城管科科员嘴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吊诡的感觉。事后再想,面对社会公众的嘲弄,他们无力反击,只好接受,并用自嘲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与我们一样,科员同是社会的一员,当下班脱下制服后,他们同样要去菜市场买菜,同样有自己的悲欢离合,也就是在那个科员说出这句话后,我开始留心这个小小的城管科所发生的一切。

若干日后,我跟科员们已经相处得十分融洽。城管科的皮卡车没油了,加油站又不能打散油,我就和科员们协作用一辆面包车拖着皮卡前往加油站。在途中,树下纳凉的百姓看到这一场景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来。科员们面露怒色,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下车找他们理论恐又会被他们诬为公务员仗势欺人。说对立过于绝对,但现在的民众对政府确实多是持不信任的态度。政府有了麻烦事,他们也常看热闹,而不是上前帮助解决。

又一日,统计局调查社区工作,需要居委会组织居民填写调查问卷。这件事城管科数日前便已得知,也早已交代给居委会。这天填写调查问卷时,居委会组织一些老年人来填写。名义上是填写调查问卷,实则是老年人根据城管科人员的授令完成一份“作业”。统计局的人员在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能充分反映民意的调查结果可能就被当做真实情况而被纳入决策考量中。

见闻还有许多,只不过以上三件比较具有代表性。政府和民众同处于社会中,上面的见闻让我们看到,民众对于政府持不信任态度,政府固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民众也有不对的地方。从第三件事就可以看到,老人按照政府人员的意愿来填写调查问卷,这可能不是个例。自古以来,民一直被官所管制,百姓也在心里形成了“惧官”意识。时值今日依然如此。

《明史》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燧不满胥吏的横征暴敛,跑到省城告状。由于官官相护,李燧入狱。十二年后,新调来的大员重审此案,把李燧放了,并着令胥吏收取正常份额的税额。一件冤案就此了结,但是当地的老百姓从此更不敢告状了,因为动辄就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告状的成本不是小农所能接受的。所以,代代相袭,民众的“惧官”意识不断加强,到最后几乎成了一种本能。

说这个例子主要想说明,当今时代之政治,虽相比以往封建时期,已有了质的突变,但是民众的“惧官”意识并未完全消散。上例中的老人如果不听指挥的话就很可能会遇到麻烦。联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每个人树立自由与平等的观念,坚信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建设需要自己贡献的力量。

在第三例中需要看出,政府的行为也是需要批评的。在调查中做手脚其实是心虚的表现。政府全心全意做事,还用惧怕民众会在调查中做出负面评价么?《孟子》中曾记载,“挟泰山以超北海,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以此来劝诫君王要有爱民之心并付诸行动,因为这完全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当今政府确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政府内部提倡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可以看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包括政府、民众在内的全社会齐发力的过程。

以上种种,无非是想说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但在真正的推介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准着力点,借用一番技巧来达到效果。

举一例,许多路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前方是红灯,却没有过往车辆,大多数人心里迟疑:要不要过去呢?略作迟疑后还是趁没有车的机会横穿了过去。我看完吴思的《潜规则》突然意识到,迟疑的原因是对道路定义不清。它到底是归政府所有,还是归全体民众所有?如果将其视作是包括自身在内的民众的所有物,也许我们就会坚持遵守交通规则。提倡爱国,着力点就应该放在培养民众对于国家的归属感。

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十二词,每个词都有其深刻内涵,都是针对当今社会问题与民族长远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前四词,实则是目标;而后八词则是达成目标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挂职实践短短一月,我对政府的职能及官民关系的看法却改变了许多。民众应该逐渐培养自己的主人公意识,以此获得更多话语权;而政府则应该扭转观念,尽心尽力办实事。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官民关系不和的深层原因在于制度,现行制度赋予政府过多职能,又不能高效地运行其职能,导致民众有事便去找政府,政府却又不能保证事情顺利解决。官民关系被受到影响,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则觉得人民事多。所以制度改革同样势在必行。

“改革是一件需要社会各方齐发力的过程,惟愿社会上的每个人抱着“明天会更好”的想法去推动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