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20年12月16日01:48:59
APP永久免费入口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准确把握我省“xx”时期主题、主线、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XX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意见,我中原路村支部邀请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农民工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和交流,以及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在外地接触的先进的经验,找准影响和制约我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原路村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村位于城关镇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共有1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202人,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开发集中区推进,城市建设工作是我村重要任务之一,道路建设方面,国泰路以及即将通车的祥和路、民安路都涉及我村土地,今年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其他征地单位规划中,我村仍是重点之一,像嘉和公司(太和油厂)、移动公司、三精医院以及红十字医院和即将开工的国家级项目湿地公园等工程,都在我村有所涉及,由此土地流转带来的安置和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也发现,我村虽然在农村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全村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看,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首先,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其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晚弱。再次,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程度较低,较先进的生产技表难以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无法大范围耕种,必然使农户的产出效益受到影响,制约农业资源的优化以及农民的增收。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有侍提高。近年来,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女性较多,他们接受科技的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_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三是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在一些工作开展中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四是失地农民问题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推进,土地纠纷颇多。土地承载着农民诸多希冀,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功能,如土地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土地作为一种商品,由于价格上涨具有增值的功能,农民子孙后代对土地拥有继承权。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农民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梦想被击碎,农民失去集养老、就业、生活保障于一体的土地后,却不能和城里人一样拥有社会保障。在现行征地货币安置方式中,失地农民极易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城市贫民,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次性补偿,其补偿标准虽然相对于过去也“水涨船高”,但与土地非农升值相比,差之甚远。计划经济下的一次性补偿,其标准低,不全面,一旦补偿费用光,生活无保障,农民心理上不能接受。对补偿低,农民反映强烈,不愿田被征。一方面有农民自身草率了事,缺乏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农民将无力耕种的农田交给亲朋友邻代耕代种,也未办理任何手续,这为日后因土地的权、责、利而发生纠葛埋下“伏笔”。在种田效益低下,土地效益排徊不前情况下,农田多数是无偿流转,此前,农村土地流转往往不规范。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或因家庭缺乏劳动力致使农田弃耕,从而请人代耕,往往只是口头约定的“口头协议”、“君子协议”,未签订正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三、村支部讨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原路村党支部,要尽力而为,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根据讨论,总结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在全盘规划上突破,确定科学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一体,社会和谐。按照这个要求,农村建设规划首先要着眼产业布局,着眼经济发展,应做到五个结合:与壮大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结合;与启动农村市场相结合。

二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着力加快农村制度建设。鉴于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这一现状,我认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管理办公室,配备村级土地流转交易信息员,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鉴于个别村存在的土地纠纷现状支部认为必须同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三是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要紧紧抓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重大战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大力推进中原路安置区和祥和路安置区的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创新机制,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生活新方式。

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继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建“五大载体”功能,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营造和谐、团结、进取的村班子队伍;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严格按照程序,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医疗,扩大新农合参合率,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惠及面;积极开展民政救助,加强对五保户、低保户及低收入家庭、因病返贫家庭的救助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加强维稳工作力度,突出联合调处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最大程度减少集体访、越级访、非法访。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室教工作,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从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入手,加大农村文明创建力度,达到“村容整洁”目标。并积极培养先进有思想文化水平高的村民以及致富能手成为党员,为村党组织建设增添新鲜血液,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