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即是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那么,新生宝宝母乳性黄疸的表现特征有哪些?下面请看情缘阅读网小编为此而整理的资料。
新生儿母乳性性黄疸的病征
母乳性黄疸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母乳性黄疸症状二:肝、脾不大。
母乳性黄疸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母乳性黄疸症状四: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母乳性黄疸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经过小编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如果你对母乳喂养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情缘阅读网母乳喂养安全常识栏目。